对“一带一路”周边地区的出口量从1月至4月同比增长,其他品种钢材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,其中以棒材、线材和铁路木材出口量降幅最大。受我国严重疫情期间出口价格下降的影响,各类钢材平均出口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其中,棒材、线材、角钢、管材的平均出口价格同比大幅下降。随着棒材和线材出口的逐渐下降,板材在总出口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。从1月到4月,中国出口了62.7%的钢板,同比增长2.4个百分点。
东盟、中东和韩国仍是我们的主要出口目的地。1-4月,中国对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出口1228.6万吨,同比下降9.1%,占钢材出口总量的59.6%。尽管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出口同比大幅下降,但对中东、非洲和南亚等“一带一路”周边地区的出口却同比增长。1-4月,中东地区出口钢材290.1万吨,同比增长12.1%;出口非洲214.1万吨,同比增长1.5%;向巴基斯坦出口50.5万吨,同比增长15.6%。出口增长品种主要是热轧卷。
热轧卷板、棒材和线材的进口大幅增加。1-4月,棒线材进口51.3万吨,同比增长58.9%;平均进口价格为1168.9美元/吨,同比下降30.2%。进口普通热轧钢板(卷)44.1万吨,同比增长107.5%;平均进口价格为521.7美元/吨,同比下降20.7%。进口普通冷轧薄板(卷)59.7万吨,同比增长6.1%;平均进口价格为621.1美元/吨,同比下降11.1%。
从东盟进口的钢材数量迅速增加。日本、韩国、台湾和欧盟仍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。从1月到4月,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了361.7万吨钢材,同比增长1.1%,占中国钢材进口总量的86.4%。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部分产品已经返销,从东盟的进口数量大幅增加,主要是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棒材和线材。由于国内市场价格较好,从乌克兰、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的热轧卷数量有所增加,对区域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1月至4月间,中国普坯进口同比增长1.076万吨,1448.9%,主要来自伊朗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;普坯进口9950万吨,同比增长5341.5%,主要来自越南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、俄罗斯和其他国家。普坯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407.3美元,同比增长13.3%,普坯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98.5美元,同比下降5.1%。
1-4月,中国进口铁矿石35839.7万吨,同比增长5.4%;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90.4美元,同比增长10.5%。其中,澳大利亚进口22421.8万吨,同比增长7.9%,占* *国铁矿石进口总额的62.6%;来自巴西的进口量达到6615.6万吨,同比下降14.2%,占* *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18.5%。
1月~4月份,中国进口锰矿905.6 万吨,同比下降12.1%;进口均价为157.8 美元/吨,同比下降30.3%。进口铬矿519.7 万吨,同比增长5.7%;均价138.2美元/吨,同比下降20.4%。
1-4月,进口炼焦煤2707.6万吨,同比增长13.6%;平均价格为138.0美元/吨,同比下降3.7%。进口焦炭33.7万吨,同比增长593.2%;平均价格为247.8美元/吨,同比增长11.7%。
1-4月,进口生铁105.1万吨,同比增长830.5%;平均进口价格为368.6美元/吨,同比下降30.9%;主要来自巴西、乌克兰和俄罗斯。进口直接还原铁等海绵铁105.2万吨,同比增长370.5%;平均进口价格为295.7美元/吨,同比增长1.0%;主要来自委内瑞拉、俄罗斯和马来西亚。